第二百四十二章 以死养生,化龙草籽-《西游:长生仙族从五行山喂猴开始》


    第(1/3)页

    听得此言,姜义倒反起了几分兴致。

    他凝望那株桃树,枝影疏疏,叶脉带光,似在风中轻颤。

    “既然这桃果如此珍重,”他道,语气闲淡,“何不将那桃核种下,让它自生自发?”

    在他看来,自家这点灵泉,尚能勉强养得仙桃不枯。

    以西海龙宫那般灵地,要养活一颗桃核,岂不易如反掌?

    话未落,姜鸿神色已凝。

    他沉吟半晌,似踌躇,又似心有顾虑,终是靠前一步,压低了声音。

    “曾祖,这话……孩儿也问过姥爷。”

    “那一回,姥爷脸色就变了。”

    他说到此处,神情微敛,似仍心有余悸。

    片刻后,才低声续道:

    “姥爷说,西海,担不起这等灵根。若真敢擅播,整片西海,都要覆灭。”

    姜义原本含笑的神情,微微一滞。

    那笑意似被风拂散,只余眉宇间的一点阴色。

    以西海龙宫之尊,尚不敢轻播此种。

    那自家这……

    正思忖间,山道尽头忽传来几声轻响。

    松针簌簌落下,石子滚落山洼。

    转瞬,只见一人负桶而下,步履稳缓,衣襟带风。

    正是家中那长孙姜钧。

    姜钧年方弱冠,眉目清朗,神色间自有几分不动声色的沉稳。

    常年修行,那股定气早已入骨,举止从容,与凡常青年大异。

    手中提着半旧木桶,桶沿犹有水痕,想是方才汲泉而归。

    他穿过果林,步履不疾,神色亦静。

    行至泉畔,见到二人,才忙快行几步,笑声带风而至:“阿爷。”

    话音未落,目光已落在那位年纪略小的青年身上,眼底几分探看,几分好奇。

    姜义笑着道:“钧儿,这是你表侄姜鸿,从泾河水府回来看望家里人。”

    言罢,又侧首唤道:“鸿儿,这是你大表叔。”

    姜鸿闻言,忙敛神收气,恭恭敬敬地行了一礼。

    礼毕,目光微转,仍不免暗暗打量。

    只一眼,便觉有异。

    这位“大表叔”,根骨似也不过中上,远不及先前那小表叔与潮弟那般锋芒毕露。

    可他周身气息,却又清灵如一泓秋水,圆融自洽,无丝毫滞涩。

    听得那声“大表叔”,姜钧笑意温和,略一点头。

    旋即似想起什么,便在怀里摸索片刻,竟掏出两枚红彤彤的小枣。

    他把枣递过去,神情里带着几分不大自然的客气。

    “来得仓促,身上也没什么好东西,”他说,“些许山果,权当尝个新鲜。”

    姜鸿忙起身道谢,双手接过。

    起初,也只当是园中寻常的果子。

    可指尖方触,那枣皮温润似玉,隐隐透出一股灵韵,清和如泉,沁人心脾。

    姜义在旁看着,眉梢微动,认出是那盂兰盆中的宝果。

    笑道:“这可是好东西,你且好生收着。”

    姜鸿闻言,神色一凛,忙寻了玉盒,将两枚小枣妥妥收起。

    一旁的灵泉微泛波光,映得那玉盒也添了几分灵气。

    姜义目光转到姜钧手中的木桶,随口问道:“这桶中装的何物?”

    姜钧笑了笑,答得平平,却透出几分笑意:

    “山里寻的,养树的肥。”

    言罢,他提桶至泉畔。

    那株仙桃树枝枯影细,风过只剩一地斜纹。

    他放下木桶,也不嫌那桶中绿浆气味腥涩,伸指在树干上轻叩两下,又俯身贴耳,似在听什么。

    山风自口来,带着些潮润与果香。

    一老一少皆不言,唯泉水叮咚,似也随之屏息。

    片刻后,姜钧方才直身。

    他取木勺,从桶中舀起那粘稠的肥液。

    不曾胡浇乱洒,而是沿着树根缓行一圈,依势掘出数个深浅不一的小坑,将肥液一点一点、细细倾入。

    待做完这一遭,又从泉中取水,将余液稀释,均匀洒于根畔。

    举手投足,行云流水,熟稔非常,像是已做了千百遍的事。

    姜义与姜鸿并肩而立,默默看着。

    二人皆非常人,自能察觉那株枯桃虽形色未变,内里却隐有一线清气回转,似久病之人,饮下一碗对症的汤药。

    姜义目光微凝,旋即轻叹。

    是了。

    若此树真出自天上蟠桃园。

    以后山那位的来历,在这凡俗尘世间,怕也再无人比他更懂这灵根的性子了。

    而姜鸿心头的惊异,却比先前更深几分。
    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