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02章 失败和补救-《没点毛病谁学心理学啊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“然后我就会说,大家的物资调配都这么慢,更能够说明后方的人有问题。”

    “接着你就会试着劝诫我,说有没有其他的可能性,是后方自己压力也大导致物资调配困难,或者说是路上交通不便耽误了时间,或者说是发生了其他的什么事情导致了现在的状况——”

    “——总之,错的不是后面那些调配物资的人,而是我,是我的想法错了,对不对?”

    来访者看着南祝仁的眼睛:“再然后你就会让我多休息一下,专注眼前的工作,不要再去胡思乱想一些有的没的……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听着来访者噼里啪啦的指责。

    南祝仁眨了眨眼睛。

    ——坏事了。

    严格意义上来讲,李组长此刻说的没错,南祝仁后面确实是这么个流程。

    很多心理技巧的干预手法其实并没有多高深,有些社会阅历或者交流技巧的人,在日常生活中都能够用出来。

    因此在学心理咨询技巧的时候,很多人都会生出一种“这技术好像我会的,这有什么好学的?”之类的想法。

    这种想法不算错。

    但就像是大家都知道被刀划伤了要消毒、清创、缝合伤口,却很少有人会自己去做这么一个流程,而是会选择去医院。

    因为同样的操作,医生的手法就是更加精湛。他们能够根据伤口的位置、大小、性质,来选择最适合的缝合线、缝合法,甚至是最少的缝针数。

    换成一个不专业的糙手汉去胡乱缝伤口,最好的后果就是留下难看的疤;差一点可能根本止不住血,还要拆开来重新缝;最差的情况,就是扎破了什么不该扎的东西,导致二次创伤。

    显然,李组长的指导员就是这么一个糙手汉。

    他用浅显的道理事先劝过了李组长一遍,但显然收效甚微,甚至把情况还恶化了一些。

    这让此刻拿着针线的南祝仁有些麻爪,因为同样的治疗手法显然已经不适用了。

    这也是多数“接锅”的咨询师会遇到的情况。

    简单直接地运用【苏格拉底式提问】是不行了。

    南祝仁心中暗叹一口气——也是这次心理干预的形式不太对。

    如果是正常的心理咨询,头两次、三次,都是在构筑咨询关系的阶段。

    而等咨询关系构筑好之后,哪怕南祝仁如眼下这样重复使用【苏格拉底式提问】,也不会激起来访者这么激烈的反应。

    在良好咨询关系的基础上,来访者甚至说不定还会重新审视自己。

    南祝仁以前也不是没有过第一次咨询就上干预,但那都是在来访者本身有极强的求助意愿,或者是其他有利于推动进程的情况发生之后。

    而眼下,太急了。

    但也没办法,现在的环境必须要缩短资料收集时间,尽可能地用快速干预手法先短期缓解来访者的情况。

    这也是“心理干预”和长程的“心理咨询”的区别。

    南祝仁深吸一口气,准备开始补救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其实如果客观地看待眼前的情况的话,也算是有利有弊。

    “弊”的部分,已经都解释过了。

    而“利”就是——

    南祝仁看着李组长因为气氛和炎热脱下来的甩到一旁的外套,以及一副“我要和你好好掰扯”的样子。

    至少现在对方不再是之前刚进来那种随时都要走掉的状态,而是把自己当做一个需要对抗和说服的敌对方。

    这反而是一件好事。

      

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