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七卷总结及请假-《旧日音乐家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比如可以设计一些“废土题材”的常见剧情,资源争夺、任务小队、寻宝副本、贡献点、管制下的组织、人性的善与恶等等......矛盾非常充足,危机感、恐怖感也够,范宁已到达执序者的实力也很容易实现一些爽点。

    如果一定要写,是可以写的,设置几个为了重新登塔必须克服的阻力,多来几个对手,让范宁多在“废土世界”中开几条支线,一环扣一环,多水个二三十万字都不是不可以......

    但我发现这好像对于推进主线、靠近结局并不具备更特别的意义,所以实际上,我完全没有写。

    从第五卷中后期开始,剧情密度变得很紧凑,第六卷更是信息密度极大,再者第八卷也会有大活要整,作为夹在第六和第八之间的“夜之歌”,剧情性确实是应该要稍弱一点,所以实际上到了最后白昼降临、范宁逃亡的时候,氛围才有那么几章紧张起来。

    但这不代表第七卷的内容是“过渡性质”的,恰恰相反,这卷的内容对范宁无比重要,他的心路变化历程几乎构成了之后的神性;对我也无比重要,是我最初的写书动机之一。

    没错,“致敬整个艺术史”,以及总结“全链条的音乐理论”,这是我在开书前就想写的东西,因为我看过的一些音乐文,各艺术时期的作品涉及都不全,现代作品是个盲区,而音乐理论......基础乐理是个基础线,比较专业一点的作者会提到和声学、对位法,但前沿理论,如申克分析法、音级集合理论和广义音程转换理论,提到的就比较少了。

    当然我也知道,在网文中“致敬艺术史”和总结“音乐理论综述”是个很扯淡的事情,那写出来跟写论文一样的,根本就没有剧情可言,所以我为了这碟醋,只能绞尽脑汁想办法去包饺子。

    这一包就直接包了快300万字,太不容易了。

    一直到第七卷,可以说是图穷匕见(bushi),终于可以开始写了。

    所以,为了“致敬艺术史”,给范宁找了个重临高塔需要“收集历史长河之星光”的动机,对应于“夜行漫记·其二”......为了总结“音乐理论综述”,给范宁来了场“不休之秘”大战“终末之秘”,对应于谐谑曲乐章......再加之范宁在前面那些卷的遗憾也需要弥补,被刀的读者心灵也需要安慰,所以还需“收集一些个人执念的星光”,对应于“夜行漫记·其一”......

    呃,还是倒推的。
    第(2/3)页